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人生随笔 > 2017腊八散文随笔

2017腊八散文随笔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W 次

腊八节一到,离中国传统的春节就越来越近了,浓浓的年味,在空气里蔓延开来。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2017腊八散文随笔,欢迎大家阅读!

2017腊八散文随笔

  【2017腊八散文随笔1】

继昨晚一场淅淅沥沥的冻雨过后,早晨的天空里竟然零零散散地飘起雪花来。这雪花儿时而密集上一阵儿时而又休息上一会儿,时间一久,街角路边业已积攒起些许雪花的印迹来,像空旷的田野里一小块儿一小块儿枯萎着的蒿草,令整个荒原也煞是寂寥。

今天是腊八节,气温也随着周边冷空气的不断侵袭徒然下降了好几度,让近似“小阳春”的温暖天气暂告一段,重回到寒风凛冽的冬天来。倒是手机里朋友们发将过来的一条条祝福的话语,像涌起的一股股地热流,才令这个寒冷的冬日重新升腾起一丝丝的温暖了。

腊八节是在一年当中最为寒冷的季节,也是春节前一个重要的节日。

关于腊八节的由来,据史料记载,腊八这天人们不但举行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活动,还有借用巫术击鼓驱除瘟疫的习俗,这一天又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得道日,信奉佛教的朋友们大多也认同这一说法,久而久之腊八节便在民间传播开来,成为家家必过的重要的节日了。

而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小时候从母亲那里听到过只言片语,说是某个穷人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苦于家中无米可炊,便将老鼠藏匿在洞里过冬的粮食都挖掘出来,恰逢这天腊八,穷人将这些仅有的一点杂七杂八的粮食煮了一碗粥才勉强度过这个寒冷的日子,以后便不知详情了。且加之我亲眼目睹过,我国很多地方的确存在着腊八节煮腊八粥腊八粥的现象,不得不令我也笃信无疑了。

据说腊八节喝腊八粥最早从宋代开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清朝最为盛行的时候,宫廷里的皇帝、皇后、皇子都要向身边的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赏赐腊八粥,并向寺庙里僧侣喇嘛们赠送米果,就连老百姓也凑在这一天煮腊八粥用来祭祀祖先了。

我等小辈却没有这等恩赐来的口福,只知道小时候生活虽然艰苦,但每年的腊八节煮腊八粥的习惯母亲却是从未忘却的。腊八节煮腊八粥对于北方农村的家庭并不算很难的事儿,至少大枣、花生、红豆、绿豆以及黍子米等食材各家的田里都有种植,即便像莲子、核桃、杏仁、桂圆和栗子这些稀罕物,母亲也往往到左邻右舍或是村东村西地颠簸上一番儿,尽量把做腊八粥所需的食材能齐全些。据说熬粥也很讲究,但少不更事的我却未在意这些,但见诱人的腊八粥端上饭桌便狼吞虎咽地直至吃到干干净净作罢,哪还顾及父母亲忙于生计的辛苦和无奈呢。

除却腊八节有煮腊八粥的习俗,我国北方的某些地方还有腊八节腌腊八蒜的习惯。蒜要选上等的大蒜,醋要选优质的米醋,这样腌出的腊八蒜不但色泽鲜亮,而且蒜瓣吃起来清脆不辛辣,还是年节里食用水饺所需的上好蘸料呢。

当然,其他的地区还有其他的习俗,比如安徽有制作的腊八豆腐,陕西制作的腊八面,无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腊八节习俗形式和内容。

如今,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心仪的东西都能在各家网站淘得到,即便是年轻人不热衷于亲自熬煮一碗儿腊八粥,男人们不擅于腌制一瓶色泽鲜亮的腊八蒜,却同样能感受到这节日里的热烈气氛,不也是件快乐的事情吗。

  【2017腊八散文随笔2】

过冬至,冻鼻子;过腊八,冻下巴。腊八的到来,意味着一年中最冷时刻的来临,但也意味着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所以,我们还是在凛冽的寒风中,欢喜雀跃,掰着指头数着,离过年再有几天。

腊八也是和农业之类的祭祀有关的节日,也意味着辞旧迎新之际的交替,所以,它虽然不是春节一样的大节,我们记忆中也没有什么祭祀的仪式,但这一天还是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谁都会早早就操心腊八的到来,并且以传统的方式庆祝腊八节的。最有名的就是要喝“腊八粥”了,这在前几天就要做好准备的,只是到了腊八这天,煮粥喝,以不同于以往的简单方式完成节日的纪念。早在几天前,母亲就取几碗扁豆,用簸箕颠簸,把草末、灰土、沙子之类的杂物拣干净了,泡在清水中。要是自己家里没有扁豆,就要拿麦子、豌豆之类的到别人家换不然,腊八粥的主要原料就缺了。

到了腊八这天,吃过午饭,大冬天一般没有活干,一家人围在热屋子里,锅里倒进水、扁豆,适量撒点盐和食用碱,条件好一些的时候还可以放几把大米,腊八粥就熬开了。我们在屋里呆不住,总是去外面玩耍,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跑回来看看粥熬好了没有。母亲总是说要到晚饭时间。有时玩得忘乎所以,也就忘了炉子上面的粥锅了。到晚饭时间,浓郁的清香早就在外面弥漫,并且家家户户弥散出来的都是同样的香气,所以整个村子都只剩下这种清香在扩散、发酵。钻进屋子,一大锅粥早就熬好,灰褐色的粥中看不见一粒囫囵的扁豆,上面还飘着葱花、葱沫、油花之类的,原来母亲早就用清油炝过了,不用尝就知道奇香无比的了。大伙儿总是开玩笑说:清油炝驴粪蛋,都是香的。看见清油作为那时的奢侈品,偶尔一次享受,就是最幸福的了。急急忙忙找来碗,舀上满满一碗,几乎要溢出,吸溜一口,绵软沙甜、清香爽滑的味道,从舌尖奔流而下,直到肠胃,然后在毛孔中渗透开来,浑身早就汗津津的了,舒畅无比。要是条件更好一些的时候,还要在里面放点羊杂碎或者羊肉丁,那就是神仙也品尝不到的了。只是可惜一年中腊八只有一次,甚至扁豆也没有,尤其对我们来说,有限的土地几乎不允许种植扁豆的。不过这一天可以开怀畅饮,有时候一口气能喝下五六碗腊八粥,直喝得弯不下腰去。只能提上棒棒棍棍,漫山遍野你追我赶,帮助消化吧。哪怕凛冽的寒风刀子一样,也削不走美美地打一个饱嗝的痛快。

有时候也吃扁豆面条,做法和腊八粥相似,只是锅里撒两三把扁豆,熬好以后,只能算是汤,要比粥清得多,然后下上擀好切好的面条,煮熟了,炝上葱花或者葱沫,吃起来别有风味。也许是平日里吃惯了里面放上土豆、酸菜的面条,这扁豆面条,既有腊八粥的绵软,也有面条的滑爽,再加上盐碱的咸涩,竟然自有其独特的口感。

喝了腊八粥,神清气爽,倍感精神,虽然是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但心里一直热乎乎的,最冷之后,就是解冻,温暖的春天的脚步也就跃跃欲试了,就开始盼望腊月二十三小年的到来,紧接着除夕、大年初一,美好的日子就会接踵而至。虽然清贫,但希望总是在后面,一年中大大小小的节日,把人们的憧憬串联在一起,把喜悦串联在一起,就像暗淡的日子链上,熠熠生辉的珍珠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2017腊八散文随笔3】

农历腊月初八日是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家乡的腊八习俗则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家乡坐落在祖国西部,千里岷山东麓,秦岭以南,大巴山中的陇南山区。对其美丽的山水风光,丰富的资源,淳朴的民风,作者曾在《金灵山水记》和《家乡印象》两篇文章中已有描述,此处不再细表。

且说腊月八,如果不是读一些文字,也无从知道其掌故传说,这就更不说生活在大山中的乡亲们了。虽说曾祖父是家族中的一届学士,只可惜在民国的军阀混战时期,也没有教授的环境和条件。在那样的山村,经历了多少年的变革,我们从小随父辈的教导,以山村的现有条件和特有的方式度过一年之中的每个节日,和其他节日一样,腊月八有其本身的内涵。

腊月八实际上是佛教中的一个节日。人们知道,在一年中,佛教最大的节日有两个:一是四月初八——佛诞辰日;一是七月十五——自恣日。这两天也叫“佛欢喜日”。

佛教中还有一个重要节日为“盂兰盆会”,称“盂兰盆节”,是汉地佛教最大的节日之一。据《佛说盂兰盆经》讲,目犍连(佛学中的神通第一)的生母死后沦为饿鬼,目犍连尽自己的神通不能救其母。佛告诉他要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自恣僧,以此功德,七世父母和现世父母在厄难中者可得解脱。中国南朝梁武帝正式创立盂兰盆会,盛于唐时。到宋代发生变化,由孝亲进一步发展为祭鬼,也就是荐亡度鬼,为死者“冥间”的幸福施舍钱财并祭祀。如今,已经演化成的“中元会”成为一些人的敛财之道。

另外的重要节日是佛成道日和佛出家。二月初八为佛出家日,腊月初八为佛成道日,其纪念仪式要简单些,成道日又称成道节,俗称腊八。

传说释迦牟尼成佛前,曾苦修多年,饿的气息奄奄,这时遇见一个牧女并送给他乳糜,吃完后体力恢复,继续修行,终于成道于十二月初八。

大凡人们都知道,佛教的故乡在印度,其创始人悉达多.乔达摩(siddharthagautama),他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5年,略早于中国春秋时期的孔丘(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悉达多.乔达摩是古印度迦比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毗邻处)的王子。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迦吡罗卫国是释迦族建立的城国,是公元前六世纪——公元前五世纪古印度存在的许多小国之一。释迦牟尼出生于军事贵族种姓“成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在生下释迦牟尼7天后去世,释迦牟尼由姨母带大。他幼时受婆罗门教育,学习字书,吠陀(婆罗门的经典),并且练习武艺。17岁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落后罗。他在29(一说19岁)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又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于是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据说他读修苦行的6年间,每天吃“一米一麻”,变得骨瘦如柴。同时他认识到折磨自己的肉体并不能摆脱烦恼,永远安乐。于是放弃苦行重新进食,所以才吃了母女送给他的乳糜。然后在伽耶(菩提伽耶)毕钵罗树下静坐思维,七天七夜“悟道成佛”。

家乡的腊月八给人的信息已完全脱离了这种佛教的思想,这个大众化的节日,最基本的是一个家庭伴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节日,完全和一个家庭的经济基础、文化底蕴,社会威望息息相关,实际上腊月八只是一个家庭的节日。

家乡的腊八节,最鲜明的特色就数早起、挑水、拾柴、积肥。为什么呢?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起床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家乡人是见不惯睡懒觉不起床的人的,这种人常常被人瞧不起。腊月八早起做什么呢?清扫庭院,整理环境,打扫卫生,不仅这天是这样,要求常年如此,早起的人自然有个好身体,身体好自然延年益寿,有位已经圆寂的老僧做过这样的解释:“人一定要被太阳起得早,这样,自然界的阳气就会托着你的身体,既轻松又舒服,一天精力充沛,否则,阳气会压得你身体疲惫,无精打采”,挑水也是这天的一项重要活动,清早挑第一桶水,意味在一切经济活动中能赚取第一痛金,最为美丽的说法是水中有油,谁若不相信可以从挑回家的水中看到飘在水面的油花,那么,你每天做出的饭菜都会可口香醇,这里包含着生活中的甜蜜、幸福和美好逐多意义!

拾柴,这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中的捡回可以取暖、做饭、和烧炕的普通燃料,柴即财也,它代表着金钱和财富。这天能拾回柴将意味着一年之中财源滚滚,一本万利,生意兴隆,五谷丰登,牛羊满圈,幸福绵长。

作为农人,积肥是最基本最有意义的活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清早积肥,外出时容易碰都金银钱财,这和周公解梦中梦见草肥会来财是一致的;另一层意思是指这天所积的肥对庄家的生长有特大的肥效,有利于来年的丰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腊八肯积肥,在来年的端午节前后容易捡到野鸡蛋。因为在端午节能煮食野鸡蛋不仅是一件美事,也是对一个人劳动态度和品质的证明和检验。多少年来,这种方法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因为劳动是美好的,劳动使人类站了起来,劳动促进了人类的进化,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是人们最朴实的哲学思想。这也是淳朴的老百姓教育下一代的最朴素的方法。

清晨的活动还有在山泉水边砸抢冰泥,也就是冰疙瘩。冬天的泉水是温热的,从泉眼中流出的水落在石地上飞溅成水花,落在四周的水珠冻结成美丽的雕塑,动物山水,造型丰富,极具童趣,每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艳丽夺目。将冰块搬弄回家分放在房前屋后的各种果树根部和其分叉处,给干枯了一冬的果树补充足够的水分,也给冬天里的自然增添几分风景。这也预示着春天开满枝头的团团花簇和秋天缀满枝头的累累果实。

当天的大众饭食普遍以粥为主,在现实当中,只按各自的生活条件来决定,当然“八宝粥”算尚等节食了,这不但能纪念佛成道的日子,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过去,当运输业还不发达,当地许多地方不产大米(好在家乡还种植水稻),能蒸食一回大米饭也算很奢侈了;如果按其自然,用玉米面在沸水中搅制成的馓饭(一名饺团),可以说是大众化的节食了。腊八粥的饭食并不满足于人的饥饱,而是对天地万物的一种感恩:将当日做的腊八饭献天神贡土司喂给所有的果树,这里将祈望在来年能得到好的收成,特别说明的一点也是给空中飞翔的小鸟和雀儿提供食物寻找一个美丽的借口;腊八饭也是人们心目中无形的保险剂和粘合剂,盛过腊八饭的锅碗瓢盆等生活器物无有破损,可以确保来年的吉利。在我的家乡,尤为腊月和正月,也就是年头和年尾,长者不打骂小孩,即使和谁有矛盾也要借节日之机消除积怨,任何人不准说不吉利的言辞,不准损坏东西。说错话做事是这时的最大忌讳。因为从当天起,就全面大办年事了,杀猪宰羊,备菜置酒,给孩子换新衣、买爆竹等,完全进入度春节过大年的节日气氛之中了。

腊月八,是一面时令的标志,它告诉人们这不但是一年的结束,也是一年的开始。如今的腊月八,除了少量的保留着传统的美好习俗,更重要的是饥餐大鱼大肉,渴饮玉液琼浆;善良的人们只图平平安安的过日子,那些利欲熏心的商贩们借节令之际大肆操作商品,抬高物价,他们让国内的每平方土地升至3万元,让国内的茅台酒涨到1338元(其实在国际市场最高价格只有80美元),扰乱价格秩序;别有用心的人,兜上高档烟酒和银行卡一并塞到贪官的手中,污染社会会风气,损坏执政党的形象。腊月八这一天,一些披着文化知识美丽外衣的“老师”打着寒假补课的幌子,为了自己的发财梦,公然剥夺学生仅有的寒假(因为,平时的双休日全在补课,已经是孩子们身心疲惫了),变相掏学生本来没多少钱的钱包。补课是假,敛财是真。有人说老师毕竟不是强盗,至少把手没有伸进学生的包内去掏,也没有在路上和校园里去抢学生。这话说得不无道理。更有甚者,一些猪狗不如禽兽般的老师,丧心病狂的以补课为掩护诱奸学生,奸淫幼女,天理难容。

腊月八原本善良的日子,不得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其中包含着人间的真善美,也夹杂着假恶丑。在悉达多.乔达摩成道的纪念日里,善待历史,善待人生,这才是节日的寄托,是佛的境界!


1.2017腊八散文随笔

2.2017关于腊八节的散文

3.2017腊八节随笔

4.2017关于腊八节的文章

5.2017腊八节随想

6.2017年腊八祝福语

7.2017腊八节祝福语

8.2017腊八节的问候短信

9.2017年最温馨的腊八祝福语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