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人生随笔 > 草堂游记散文随笔

草堂游记散文随笔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7W 次

在上课的时候,杨林老师多次说到他最喜欢的城市就是成都,而成都的杜甫草堂更是值得去看一看。自己也一直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在短短居住的四年之间就使诗人写出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尤其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以到了成都就一直想着去看看。

草堂游记散文随笔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和我的同伴来到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门外的浣花溪畔,距离我们所在的川师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一大早我们就坐上了公交车。下车后,穿过一段古色古香的小巷,就到了草堂外围。一进北门,翠绿的颜色立刻扑面而来。绿的树,翠的竹,都高大挺直,遮天蔽日,引人遐思。幽静深远的气息也随之而来,让人感觉神秘且庄重。

直走十几米转弯就来到了草堂故居,破旧 的茅屋,低矮的柴门,随之映入眼帘。古时的菜园现在已是杂草丛生。破旧的'茅屋连成一片,屋顶是密密麻麻的茅草,茅草的颜色早已暗黄,散发着沉重的历史气息。墙上的泥土有的已经脱落,露出里面黄色混泥土的枯草,它似乎诉说着的历史沧桑,烙上了深深的时间痕迹。这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茅屋啊!当时是怎样的风雨,茅草又是怎么的在风雨中飞舞。诗人是不是当时也在感叹自己的命运就如这茅草屋一般,在唐朝的乱世中孤独的飘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却是诗人当时的最大的心事,他心中所念的还是天下的黎民,不禁让我们感到钦佩。进入茅屋,一股阴凉的气息扑面而来,全身禁不住一颤。顿时感觉庄重而悲切,室内一共有四小间,最东面是杜甫的卧室,然后依次是书房、客厅还有一间杂室,都十分的简陋。一种辛酸的感觉从心底升起,诗人物质虽然贫乏但是精神却很富足,不禁让现在的我们感到汗颜。

右转上了小桥可以看到很多的游鱼,长的肥而美丽,自由自在,很多游人拿着鱼食在那嬉戏。小桥过去就是花径了,也就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花径,花径是一条幽静美丽的弯曲小路。两旁都是高大的竹子,微风吹过,送来时断时续的清香,让人倍感清爽。我想诗人在当时也一定很喜欢这条小路,不然也不是写出这样优美的诗句。

除了旧居和花径,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还有史诗堂。一进史诗堂最显眼的就是杜甫的古铜色雕像。雕像庄严肃穆,杜甫眉头紧锁,表情严肃。好像在这时也为天下的人民忧苦。在史诗堂的两侧写着“草堂遗后世,诗圣著千秋”的对联。诗圣著千秋,这不正是对诗人的真实写照吗?

随后我们又去了柴门、水竹居、浣花祠、万佛楼等地方,不知不觉,4个小时已经过去了,我们的肚子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咕咕作响,对草堂的游览也接近了尾声。走出草堂,一股清风迎面拂来,令我们的内心颤动不已。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