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人物 > 部长行善丢官

部长行善丢官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8W 次

约翰·邓肯自1993年起担任加拿大国会众议员,在两年前被任命为住民事务和北方开发部部长,工作上兢兢业业,声望一直颇高,很得民心。但是,最近有件事却让他很是头疼,有人举报他利用职务之便替别人谋福利。
  
  当了解事情真相后,邓肯马上释然了。原来,他刚被任命为部长的时候,在他的选区里认识了一个叫杰克的男子。他是个装修工,妻子两年前因病去世,独自一人靠揽零工养活4个孩子,日子过得窘迫不堪。
  
  有一次,杰克的同行因其抢走自己相中的客户而心生怨恨,诬陷杰克偷税漏税并将他告上法院。接下来,杰克面临的将是停止工作,接受调查。如此一来,他的生活将陷入窘境,孩子们也得不到应有的照顾。
  
  邓肯对杰克的情况很同情。他了解事情真相后,决定帮帮杰克,就写了一封信给税务法院。信中介绍了杰克的现状,列举了几个事例来证明他的品德,并承诺由自己来担保杰克的信誉。
  
  加拿大实行司法独立,政府部长被禁止介入司法事务,也不得从事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务。因此,法院收到该信后,并没有买邓肯的账,而是继续按照程序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经过调查取证,结果证明杰克确实没有偷税漏税的行为。
  
  没想到,时隔两年后,有人将此事翻了出来。邓肯想,自己既没有接受贿赂,又是出于善意的举动,只是一封证明信而已,这事只要解释清楚了,就会像一阵风似的,很快就会过去的。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事态不仅没有平息,反而闹得越来越大。这件事被拿到了政府会议上进行讨论。有议员指出邓肯明显是插手司法事务,用自己的身份和职务为人谋利,干扰了正常的司法程序,应该受到处罚。而有人却说,作为一名官员,虽然邓肯插手司法事务,但他是站在公正的角度,出于善心,本着帮扶弱势群体的立场才那么做的,而且仅仅是写了一封信,根本没必要小题大做!两种观点激烈地碰撞着,一时间吵得不可开交。不过,大部分人都认为邓肯一向工作勤恳,虽然做法不太恰当,但也没造成什么不好的后果,应该值得原谅。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事不知怎么传到了民众耳朵里,有人抓着这个“小辫子”不肯放手。一时间,街头巷尾到处都讨论着邓肯和那封信。大部分人虽然同情杰克的处境,但并不认可邓肯的做法。他们认为,既然杰克品德没有问题,没有偷漏税,那么尽可以由法院来调查,根本不需要邓肯从中周旋。而邓肯既然知道政府官员不得干涉司法,还明知故犯,明显是触犯了法律。甚至有人还组织了游行,举着“不合格的部长”“让部长下台”等牌子公开反对部长的行为。
  
  随着民众呼声的高涨,媒体也开始关注并大肆报道此事,局势对邓肯也越来越不利。有评论员称:即使出发点是对的,也不能置法律于不顾!如果纵容此事,那么接下来也许会有更多人跟风,如此下去,法律尊严何在?如果这次给邓肯开了先河,那么以后普通民众的公平又如何保证?这一把火彻底把邓肯和政府推上了风口浪尖。
  
  加拿大政府迫于压力,也不得不出面表明态度:将严肃处理此事。最后,邓肯只好辞职。
  
  虽然是个善意的小举动,却因为越过了法律这根警戒线,让邓肯惹火烧身,不仅没有帮到别人,还让自己丢了前程。从此,“邓肯事件”在政府部门被广为流传,人人引以为戒,工作上恪守本分,再也不敢擅自越界干涉不属于自己工作范畴内的其他事务,哪怕是站在正义和善心的立场上。
  
  编辑手记
  
  “邓肯事件”已尘埃落定,结果让人喟叹、惋惜,但更多的是思考。当今这个社会,冷漠、疏离甚至猜忌随处可见,这呼吁人们要有一颗正能量的心,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同时也要注意到,不是目的正当,就可以不顾方式、方法的正当性,善举一旦逾越了法律界限,同样会构成犯罪。道义呵护人们内心的温暖,而法律则保护人们平等的尊严。只有法律独立,才能保证社会公正——善举也应尊重法律。

部长行善丢官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