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社会 > 邓飞:“免费午餐”来自一颗柔软的心

邓飞:“免费午餐”来自一颗柔软的心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04W 次

他是当今公益事业上颇具知名度的新闻人物
  
  当有人问他“是如何做起公益事业来的”时候,他说:“在无意中发现了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然后就去做了。”又有人问“做公益以来你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时,他的回答是“变得特别有感触,更加柔软,有了以前没有过的思想角度。”两次回答都提到了“柔软”,看来“柔软”已在他心灵中扎下了根。
  
  他就是出生于湖南沅江,曾任《凤凰周刊》首席记者,现任《凤凰周刊》编委、记者部主任的邓飞。不错,柔软一直是邓飞做公益的灵魂。
  
  2011年2月,邓飞以“2010年度优秀记者”的身份参加某网站的颁奖晚会。期间他和身旁一位叫小玉的支教女教师聊起来,小玉告诉他,她所在小学的学生一直没有午餐,靠喝凉开水充饥。这在他心中引起强烈震撼。
  
  会议结束后,他随同小玉来到了她支教的贵州省黔西县花溪乡沙坝小学。果然,孩子们在中午大多只喝凉水,即使有家长偶尔给了一点零钱的学生,到学校旁边的小卖部也只能买到假货及垃圾食品。
  
  学校旁是一片树林,此时此刻他的眼前仿佛有着许多令人心酸的小鸟儿在扑腾着,是的,他一定要让这些小鸟儿享有应该有的生活。为什么做记者就只是去报道,而不能切实地帮助那些孩子们呢?于是,借助媒体人的身份,他开始多方联系。很快,深圳一位企业家资助了20000元。一周后,沙坝小学的孩子们结束了多年以来中午只喝凉水的历史。
  
  邓飞要让孩子们一直有午餐吃,他举起了手中的相机,拿起了笔。他和他的伙伴们利用几乎所有的传播工具,微博、报纸、广播、地铁广告、电视、纪录片、宣传片……总之,他开始借助自己的老本行,去取得更大的传播效果。
  
  人们发现,在他所有宣传中,没有一幅惨兮兮的图片。他的解释是,你以阳光的心态去感染人,别人也就能以一颗柔软的心来对待公益事业。这时,你的传播也就能收到真正的效果。
  
  柔软是邓飞公益事业的灵魂,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信息的公开透明、自然流通。这些无论对公益事业的工作人员,还是被资助者都是一种柔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工作人员没有犯错的机会,每一分钱都能用到受资助人的身上。
  
  目前,他们信息透明的主要工具就是微博。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已工作10年的邓飞,曾对江西宜黄强拆事件进行微博直播,让无数网友通过一段又一段的140个字认识了他。还有对钟家母女的千里救援,更是让他看到微博除了监督之外,还能动员那么多善良的力量来参与公益,而这个力量所产生的效果又是那么惊人!
  
  在总结这种公益模式的成功经验时,他说我们的原则是不透明不拨款。从注册微博、公开账号,只要涉及金钱的事项全都公开。受资助的学校必须开微博,通过微博进行监控。除了微博,他们还给家长留下电话,如果发现孩子哪天没吃上午餐,或者午餐没有达到标准,家长就可以通过电话举报。如当地有志愿者的,一旦发现问题还会到现场核实。
  
  他这个叫“免费午餐”的民间公益项目,短短5个多月就募集善款近1700万元,让77所学校的1万多个孩子享有了免费午餐。
  
  邓飞说,不用到年底,“免费午餐”学校的孩子们的环境就会有巨大的变化。他们会为每一所学校兴建一个图书室;有药业公司也想参加他们这个团体,邓飞的想法是,让他们给每个“免费午餐”的学校配一个药匣子;一些要参与的视频公司,可以让他们把北京最好的老师讲课的视频放给孩子们看……
  
  下一步,他们还将利用微博发起一场新的运动,即通过整合儿童救援团队、医疗资源、媒体公益报道资源和救助资金资源,实施贫困儿童的大病救助。
  
  “如果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回巢中,我就不虚此生……”这是19世纪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一句诗,它也是邓飞最喜欢的一句话。不用说,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表达了邓飞的追求和他的信念。  

邓飞:“免费午餐”来自一颗柔软的心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