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社会 > 美国并非购物天堂

美国并非购物天堂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5W 次

要想了解美国的购物,势必要了解美国的城市格局。与中国不同,美国没有明显的城乡差异,除了一个州主要的几座城市之外,其余的一眼望去,都是乡村,但仔细一看,一些高档超市、购物区都隐藏在茂林修竹之中,因为美国的富人区、大学与工业园,基本上都在乡下。
  
  如果你认为富人区在乡下,进而可以大大的“血拼”,那就大错特错。以本人所居住的庙岭镇为例,这里既是美国的大学城,也属于北卡州的富人区之一,就在我们公寓的周围,大约有几家步行可达的超市与“商圈”,荒郊野岭,只能说是满足日常需求,决然谈不上繁华。
  
  细致说来,我们公寓周围大概有如下几个商圈,一个是举步可达的WholeFood超市,这是全国连锁的高档超市,主要出售有机食物与进口食品,大约相当于我们“华联BHG”或是“中百Theater”;一个距离亦不遥远,也是全国连锁的HarrisTeeter超市,论规模,与WholeFood不差上下,但论档次却略逊色于WholeFood,就在这家超市对面,有一个规模不大的市场(Mart),叫大学商城(UniversityMall)。
  
  这两家超市都只有一层(美国几乎没有两层楼的超市),孤零零地矗立在一片空地之上。里面售卖的商品价格比国内略贵,但也能接受。但凡除了电器之外的日常生活用品,在里面都能买到,可选择的空间也很大,与国内超市相差无几,但要说逛超市,确实没有什么可看之处,因为里面大多数东西中国人都不会购买——譬如奶酪、培根之类,而这些商品占了超市相当大的一片空间。如果细论价格,美国超市里的蔬菜绝对不能算是便宜——除了20磅一袋的土豆之外。其余蔬菜的价格,基本上是国内同类产品的三至五倍。但如果打上“Organic(有机)”的字样,价格还会更高,像鸡蛋、牛奶、鲜肉等等,一旦属于“有机”食品,立刻像获得功名的举子,身价立刻翻倍。
  
  而大学商城则是一个乏善可陈的商场,里面有数十家不同的店铺、餐厅与一家名为南季超市(SouthernSeason)所组成,大约像我们的“万达商场”的微缩版。但是商店所售卖的商品实在难以激起我的兴趣,因为许多店铺都在不约而同地出售非常粗劣、款式极其难看且不知品牌的服装与鞋类——大约类似于三线城市的“服装城”,而“南季超市”则销售物价颇高但质量委实一般的商品。
  
  当然,这远远不是美国生活零售市场的全部。
  
  美国的服装、化妆品等“品牌货”,一般在三种地方销售,一是百货商店,如梅西百货(Macy)、贝克百货(Belk)等等,当然这些商店里的折扣都不会太高,且装修也比较简陋,有点儿像中国二十世纪90年代的商场;二是奥特莱斯(Outlets),美国的奥特莱斯,一个州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一两个,论规模,也不过与中国二线城市的奥特莱斯相仿,价位、折扣也差不到哪里去。
  
  我想说的是第三种市场,叫微型折扣店,以斯坦商场(SteinMart)、马歇尔(Marshalls)、马克斯(T。JMaxx)等等,这些都是全美连锁的小商场,他们均匀地分布在全美各地的商圈内,是不少美国人购买“品牌货”的主要渠道。
  
  这些店铺规模都不大,基本上都是两三百平米左右。主要出售各种打折的品牌服装,也兼售一些快过期的日化品。中国国内被称为大牌的RalphLauren、Tommy、CK、Lee牌与阿迪达斯等各类服装,在这种店铺里堆砌如山,价格从十几美金到几十美金不等,其余品牌可以说是闻所未闻。档次再高一点儿的衣服,这里就看不到了。
  
  微型折扣店在美国可大行其道,很大程度乃是因为美国国内消费能力有限,而因为人力资本昂贵,使得库存费用成为许多厂商难以承受的负担。这些折扣店集中盘活了库存,将服装这种没有保质期的商品推销到全国各地,当中既有断码的商品,也有不少是残次、瑕疵商品,实在谈不上使人有购买的欲望。
  
  超市如是,零售业如此。那么美国的专卖店与网上购物又如何呢?
  
  美国没有淘宝网,只有类似于淘宝网的“亚马逊”。若论它与淘宝网的方便程度,相去何止以道里计。很关键因素在于,美国没有中国如此发达的快递业务,美国只有邮局一家送快递,而且美国的网上购物也并非人人青睐,因此“亚马逊”上的商品比商场里也便宜不了多少。
  
  有趣的是,美国许多专卖店都有网店,有点类似于我国的“凡客诚品”之类的购物网站,特别是服装、图书与日用品类,网上购物与网下购物同步。享誉美国的社区日化杂货店Walgreens(近似于我们的“屈臣氏”超市)就有网上购物区,甚至你可以通过网上检索,来看离你最近的连锁店里有无你需要的商品。
  
  在美国购物,最使人深刻的就是对于传统的敬畏。但凡是百年名店,服务员都会让顾客感受到宾至如归,这大概是不少中国人觉得贴心之处。
  
  在美国,有几种超市的巨无霸,像沃尔玛(Walmart)、Target等等,属于“什么都卖”的超市,上到冰箱电视,下到棉签牙刷,可谓是应有尽有,规模都是上万平米,光是在里面闲逛,就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
  
  在来到美国前,我曾听过一个段子,一个中国人在美国的沃尔玛超市购物,因为多收了一美元,顾客发觉之后,找服务员理论,结果惊动了经理,当天数百美元的购物全部免单,经理亲自驾车,将顾客送回家里。
  
  有一日,我与妻驾车从北卡州动物园旅行回家,忽然发现路边有一家沃尔玛,当时我们正好需要一箱矿泉水,于是我与妻赶紧就近停车,走了进去,里面空空荡荡,我们买了两箱矿泉水,结账之后才发现,账单上打印的矿泉水,竟然不是我选购的那一种,总价要贵两美金多。
  
  忽然间,我如获至宝,因为传说中的“经理道歉”终于快被我等到了。待我拿着账单,走到服务员面前时,没想到服务员却是一副冷若冰霜的表情,我有点儿激动地陈述完事实之后,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的眼睛。
  
  我兴冲冲地看着一个胖胖的女士走了过来,她似乎已经知道发生什么了,左手捏着几枚硬币,她看了一眼账单,右手迅速从左手的硬币中抠出了几枚,扔在台面上,脸上写满了不耐烦。
  
  服务员盛气凌人地看了我一眼,态度有些鄙夷。我倒是非常惊讶,看到经理扭捏地走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没有道歉,没有鞠躬,更谈不上什么免单之类。
  
  回到公寓,正好遇到比邻而居的一位华侨朋友,向他说了这件事情,他倒是爽朗一笑:“你怎么可能会等到他们道歉呢?这些人,就算是错的,也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美国当然比不上上海、香港了,那里才是购物的天堂,美国显然不是。”

美国并非购物天堂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