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摘 > 成长 > 情商并非上天赐

情商并非上天赐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1W 次

成功需要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进行有效的认知、控制和管理。只有进一步深层次了解自己,才能更有效地作出判断与决定。
  
  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曾将智商和情商,比喻为雄鹰的两只翅膀。医生出身的她,将情商解读为情绪智力,是人类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也就是感触、感动、感悟的能力。
  
  回溯历史长河,在漫漫的岁月漂流中,不乏才华横溢、才高气清者,却因把控不当、恃才放旷而被现实所驱逐;更有生财有道、富埒王侯者,也因驾驭不力、财大气粗而被现实所舍弃。从智商的定义来衡量,这些人应属聪明绝顶之人,在其熟悉的领域术有专长,而且达到了相当高的位置,当为人才,但却难以成为人物。究其因,则是仅具备了小打小闹的小聪明,而不具有大开大合的大智慧。
  
  “一代谋圣”张良在辅佐刘邦创建大汉基业之后,便功成身退。这种“立功不争功”的处世之道,让汉高祖赞赏有加;这种“小隐于市,大隐于心”的生存哲学,广为后人效仿。而与张良同朝为官的韩信,在楚汉之争结束后,便失去了利用价值,只能用凄惨的结局为战争时期的桀骜不驯“埋单”。
  
  冷静而理性地分析一下,不难发现,项羽之败在于情商的亏空,刘邦之胜在于情商的充盈;韩信之悲在于情商的贫瘠,张良之能在于情商的富足。
  
  如果说,智商的高低决定了成才的比率;那么,情商的能量则可以提升成功的概率。
  
  战争间隙,心雄万夫的曹操力邀刘备对饮。席间,曹操兴致大发,与刘备侃起了英雄的定义:“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并断言:“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应当佩服曹操过人的眼力,他一眼就看穿了刘备暗藏的英气。而恰在此时,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善于伪装的刘备故作慌乱,手中餐具抖然滑落,巧妙地逃避了曹操对其野心的试探。
  
  刘备的谦卑姿态,直接让其规避了一场生死浩劫。假若当时他山吃海喝、见竿就爬,也许蜀之大业会胎死腹中,三国的历史会有另一个版本。
  
  之后,刘备又为光复大汉江山,不惜躬身哈腰,“三顾茅庐”于卧龙岗,可谓给足了诸葛亮面子。诸葛亮也是知趣达理,适时出山,力携刘备瓜分天下。
  
  刘备的能屈能伸、能大能小、能动能静、能守能攻,是其过人之处,也是他情商外溢的表征。试想,假若所谓的刘皇叔没有顺势而为、逆势而变、乘势而上的全能本领,有可能终其一生还是织席贩履之流。
  
  同时代的周瑜,是个典型的“高富帅”,英气逼人,智勇超群。这样一位东吴难得的良将,最后却被道行深厚的诸葛孔明“三气”即亡,令人扼腕。这种悲情结局并非周瑜在才学上输给了诸葛先生,而是其不谙世事、气度缺失、胸怀狭小、心机过重,故自绝于世。归结为一句俗话,还是情商不够惹的祸。
  
  的确,对于情商高的人而言,任何艰难的环境都难以消磨他的追求,任何复杂的事态都可以打磨他的心智。情商并非靠上天所赐,也不是仅从书本“给养”,关键是要在生存中自立、自重,在生活中自省、自悟,在生命中自信、自强。
  
  当然,情商的本义绝非鼓倡圆滑,而是推崇圆融;亦非鼓劝取巧,而是推行取信;更非鼓噪舍命,而是推举舍得。
  
  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师)曾经有言: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何斯为大智。这种大才大智之人,应当是情商出众之人,乃属人物。历史上能成为人手和人才者众多,能擢升为人物者,必是头脑活泛、心胸开阔、肚大能容、眼界长远之英杰。
  
  表面光鲜、背后心酸,似乎成为一种定理。有时,失败就是差一点的成功,成功也是差一点的失败。情商的含量轻重、能量正负、重量大小,很可能就是介于成败之间的那个“一点”。
  
  其实,历史和现实一直在不断地提示我们:人生与事业的双重登顶,是高情商者才享有的专利与福利!

情商并非上天赐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