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社会 > 我们懂的东西连废铁都不是

我们懂的东西连废铁都不是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6W 次

我的父母没有去过国外,却一直对国外挺向往,每当听到别人眉飞色舞谈起去国外旅游的经历时,也很想出去走走看看。只是我爷爷身体不好,加上家中诸事繁琐,一直没有机会。父亲的朋友,在我家谈起去美国旅游的经历的时候,我稍一了解,就发现其实乏善可陈。他是跟随公司一起去的,因为年龄超过了40岁,很多年轻人可以参观的地方,公司把他拒绝在外了。当然,可以说这是一种歧视,但也能理解公司的考量,一群始终在中国内地小县城生活的人,突然在国外成群结队涌入某些场合,很可能会做出影响公司形象的舉动,而那些举动是他们完全意识不到的。
  
  我们县的网络非常烂。虽然交了网费,信号只能覆盖一个房间。路由器装在客厅,我房间就几乎没信号,装在我房间,客厅就几乎没信号。我回到家后,因为要工作,我妈把路由器移到我房间了。客厅能收到一丁点信号,我爸就靠这一点点看网络电视。
  
  我每一次从客厅路过,发现屏幕都是在缓冲,有次出门一个多小时回家,电视屏幕还是在缓冲,我问他还有多久,他说还有十来分钟。我就站在那儿观察,发现平均每一次能看三秒,但缓冲的时间不等,短则十来秒,长则一分钟。所以他这一个小时里,看的不到五分钟。客厅没有空调,墙上挂的温度计显示三十三摄氏度,我爸就袒着上身躺在沙发上等缓冲,等的时候就刷手机朋友圈。
  
  我决定把路由器卸了安装回客厅,不到两分钟,就弄好了。然后我去洗澡,洗完出来,电视早看完了,路由器也移回我房间装好了。
  
  这个事儿很有意思。我能够理解我爸为什么有这样的习惯。因为卸下路由器再安装,调试,是一种他并不熟悉的操作。他不愿意去尝试不熟悉的操作。而躺在沙发上等缓冲,虽然很漫长,但什么都不用干,自己比较熟悉。
  
  很多人宁愿去干自己非常熟悉的事情,哪怕这种事情很不划算,也不愿意去尝试不熟悉的操作。
  
  我前天看到一篇人物稿,很有触动。写一位从前非常优秀的记者,到现在纸媒每况愈下的时代,几乎吃不上饭了。我自己也认识一些作者、编辑,很多人面临同样的境遇。我从前发表文章的刊物,现在已经有好几家停刊了。有些人适应能力强,转型就比较容易;有些人只会写文章,就没有办法转型。
  
  其实,说“只会写文章”并不准确。一个以写文章为生的人,如果别的什么都不会,他绝对不可能会写文章。文章跟文章是不一样的,十年前的文章跟今天的文章不一样,报纸上的文章跟网站上的文章不一样,网站上的文章跟微信上的文章不一样。一个人会写十年前的文章,并不代表他会写今天的文章。也许,从历史角度上来看,他可能不失为一个好作者,但从时代的角度上来看,他可能会饿死。
  
  每个人都需要警惕这一点,不能轻易说自己会什么,更不能保证一碗饭能吃到老。我不敢说自己会写文章,哪怕以前某些时候,我常常觉得自己会写,但以前会写不代表以后也会。现在的九零后和零零后,我已经完全不懂他们了。我连王者荣耀都没有玩过。
  
  一个程序员,也不能轻易说自己懂编程,要想保证自己不被时代浪潮淘汰下去,程序员可能每过两年就要学一种新的语言。你曾经擅长的东西,赖以生存的技能,很可能转瞬之间就变成一堆废铁了。废铁还能卖钱,但你从前懂的那些东西,再怎么吆喝,也没有人买了。

我们懂的东西连废铁都不是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