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 生活 > 人性的根本动力

人性的根本动力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5W 次

都说妈妈是孩子最重要的客体,正是在妈妈精心的养育与照料下,孩子才能一天天茁壮成长。可以说,健康的母子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前提。那么,如果婴儿早期没有母亲的关爱会怎样呢?
  
  哈洛与猴子
  
  1905年,哈利·哈洛出生于美国艾奥瓦州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大学时,哈洛跟随斯坦福大学研究智商的大师特曼念完了本科和研究生。1930年,在特曼的帮助下,哈洛取得了威斯康星大学的教职。哈洛受导师特曼的影响,想以猴子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灵长类动物智商发展主题的研究,并通过实验来界定恒河猴的智商范围。
  
  因为实验设计的需要,哈洛需要对恒河猴的幼猴单独进行实验。当幼猴离开母猴并被单独关进笼子时,它会表现得极度惊恐,并且非常具有攻击性,甚至会撕咬一切它看见的东西。恰巧有一天,一名实验助手在打扫笼子时,为了让幼猴在笼子里舒服些,就随手在笼子底部铺上了一块毛巾。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只孤零零的幼猴非常喜欢铺在笼子底部的毛巾,它躺在毛巾上,双手紧紧抓住毛巾。当实验助手想拿走毛巾时,那只幼猴便开始大发脾气,就像幼小的孩子被抢走了心爱的玩具。这一偶然现象引起了哈洛极大的兴趣,他心想:为什么幼猴在离开母亲之后,会这么喜欢那条普通的小毛巾呢?难道是触摸小毛巾的感觉跟触摸母猴毛发的感觉很像,然后触发了幼猴的依恋情感
  
  哈洛准备通过严谨的动物实验来解决这个疑问,但这遇到了当时理论与观念上的阻力。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心理学界笼罩在“行为主义”的铁幕之下,心理学界普遍排斥和否认情感与认知,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奖励”或者“惩罚”来改变的。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期间,全世界都流行冷酷无情的育儿理念。著名儿科医生斯波克建议母亲要定时喂奶;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以“强化”的观点解释幼儿的行为: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不哭,就不应该去抱他们,这样才不会强化这种行为;著名心理学家华生宣扬这样的教养方式:不要溺爱子女,睡前不用亲吻道晚安,如果非要道晚安,宁可向他们鞠躬,握手致意,再熄灯就寝。因此,对于孩子依恋母亲的现象,心理学界普遍持“满足欲望”的观点。也就是说,我们喜爱母亲,是因为母亲给我们奶喝。著名哲学家赫尔与斯宾塞均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欲望。饥饿、口渴、性欲等,是人类想要满足的主要欲望。这种观点在当时被人们普遍当作“真理”。然而,这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真理”却跟哈洛观察到的情况不一样。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哈洛开始设计一个伟大而又残酷的实验。这个实验在心理学史上极具争议,经常被后人尤其是那些动物保护主义者诟病。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后人如何诟病,都不影响该实验的伟大,也不影响哈洛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恒河猴实验,该实验把刚出生的幼猴放在“铁丝网妈妈”和“绒布妈妈”两个假母亲前,“铁丝网妈妈”有奶水,“绒布妈妈”没有奶水。哈洛详细统计了幼猴在吸奶和拥抱上所花的时间,并将结果绘成图表。幼猴只有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才会去找寻“铁丝网妈妈”,而其他时间都是和“绒布妈妈”一起度过。哈洛由此确认: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哈洛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只有奶水,人类绝对活不久。”并写道:“肢体接触是影響感情或爱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并不让人意外。我们没想到的是,肢体接触可以完全凌驾于吸奶的生理需求之上。”
  
  丧失爱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哈洛与合作伙伴在“绒布妈妈”与“铁丝网妈妈”之后,又增加了面部特征这一重要变量。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幼猴们根本无法接受这些戴了面具的“绒布妈妈”。当它们看见戴了面具的“绒布妈妈”时,会表现得相当害怕,不停地尖叫,跑到笼子一角,身体剧烈抖动。当研究人员把“绒布妈妈”的面具慢慢转到后面时,幼猴才肯再次接触“绒布”,并开始玩耍。或许是“绒布妈妈”的形象已经深深刻在了幼猴的脑海里,永不磨灭。
  
  在对面部特征这个变量进行实验之后,哈洛和合作伙伴又进一步改造了“绒布妈妈”。这个改造相当残忍——哈洛在“绒布妈妈”的身上安装了机关,只要幼猴在“绒布妈妈”的怀抱里触发了机关,“绒布妈妈”的怀里就会射出钉子,或喷出冰冷的水柱。实验结果令在场所有人震惊:幼猴们即使被“绒布妈妈”弄得遍体鳞伤,仍然会毫不犹豫地冲回“绒布妈妈”的怀抱。
  
  哈洛这一系列的实验,揭示了一个让人心酸的事实:对于灵长类动物,包括我们人类,孩子对于妈妈的爱与依恋是毫无条件的。即使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妈妈,在孩子的眼中,也始终是自己最爱的。
  
  随着参加实验的幼猴逐渐长大,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哈洛发现,跟“绒布妈妈”生活的幼猴,成长得很不顺利。如果将这些猴子移出隔离的笼子,与其他猴子共处,这些猴子就会出现极度反群体的行为。有些猴子甚至出现类似自闭的症状,如不停摇晃、啃咬等自残行为,有只猴子甚至咬掉了自己的整只手臂。它们无法适应猴群的生活,甚至无法生育。尤其是那些被“绒布妈妈”伤害过的幼猴,长大后的情况更糟糕,其攻击行为出现的频率更高。
  
  用感情培育孩子
  
  一般来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系”,因为在关系中,我们才能敞开自己,认识和淬炼自己的内心。人的成长不仅是生理年龄的增长,更是心理上的成长,而心理上的成长实际上是关系模式的展开。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体所构建的关系,会内化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性格、人格或自我。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会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慢慢内化,并在心中形成一个基本的关系模式,即这个人所有关系的“母体”。也就是说,这个人长大之后建立的所有关系,均来自关系的“母体”。而这个人在未来跟其他人建立的新的关系中,也总是在试图将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新的关系中。这种模式就起源于他在6岁前和父母等最亲密的人所建立的关系模式。这就意味着,父母和其他养育者如何对你,会导致你不断重复构建类似的关系模式。
  
  婴儿早期的心灵状态,都是混沌的、脆弱的、未分化的,婴儿需要在和母亲等抚养者的互动中,逐渐发展出清晰的、坚韧的、复杂的心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切记心理学家哈洛残酷的恒河猴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情感互动胜于饮食照料。如果我们只关注后者,而疏于前者,那父母就和铁丝架没什么区别了。这个结论可以不断延伸,任何关系都是如此,如果只有物质满足,而缺乏情感互动,那么,这种质量的关系也没有什么好称道的。

人性的根本动力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