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摘 > 情感 > 咬口生姜喝口醋

咬口生姜喝口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66K 次

只有历尽艰苦,才能成人立业。
  
  “咬口生姜喝口醋”是父亲张治中的人生格言,也是他教育我们常说的话。他在国共两党都有极好的人缘,都吃得开,他所有的经历,都打上了这句话的印记。
  
  我的祖父是个篾匠,靠编制箩、筐之类的农具糊口。父亲在私塾读书时,见富家孩子吃肉,便嘴馋想吃肉,话传到曾祖父耳里,曾祖父说:“肉嘛,除非从我身上割下来。”父亲听了很后悔。
  
  长辈们相继过世以后,都安葬在离家不足百步远的坟庄里,父亲修建了三间小屋子,作为墓庐。在此后的人生中,每逢人生不如意,他就会回来休养,在祖父母墓旁静坐思索。
  
  父亲14岁考秀才时名落孙山,由于家境十分清寒,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去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他偶然看见一张包杂货的《申报》上,刊登“安徽陆军小学招生”的消息,惊喜若狂地跑去报考。
  
  父亲拿着奶奶七拼八凑筹来的24块银元,独自外出闯荡。临行前,奶奶让他咬口生姜喝口醋,寓意是在今后的人生岁月里,要能够承受所有的苦辣辛酸,只有历尽艰苦,才能成人立业。
  
  这年,父亲16岁。从篾器店学徒出走到安庆报考陆军小学,爷爷并不赞同,但是奶奶费尽心机、举债筹资,支持父亲离乡求学。
  
  迈出人生第一步的父亲,并没能如愿在省会安庆考上陆军小学。他步行七天,走了三百多里路到省城安庆,打听安徽陆军小学招生的具体情况。让他大吃一惊的是,学校分到巢县的名额只有一个,早已经内定给巡抚衙门的关系户。
  
  希望落空,他还不死心,滞留在安庆等待机会。父亲的同伴中有两位是唐启尧的本家,清朝末年,每个省都有个督练公所,唐启尧是督练公所的总办,人称“唐军门”。父亲为了省钱,就沾了同伴的光,栖身在唐启尧公馆篱下。虽然同伴提前返回家乡,但父亲并不准备回去,继续住在唐公馆里。
  
  父亲不是白住,他要陪唐二少爷读书,同时准备第二年再报考安徽测绘学堂。唐启尧的二哥是一个秀才,有一天,他来到唐公馆,看见这个陌生的乡下人,大声质问他:“你是什么人?他是少爷,你这穷小子配和他一起住公馆里吗?”
  
  父亲当时十六七岁,听了他的话犹如晴天霹雳,羞愤交加。“我宁可流浪死、漂泊死、冻死、饿死,也不能被人欺负,受人家欺负。”他决定走了。
  
  当天晚上,父亲辗转难眠,他想起对自己不薄的庞老先生。庞老先生在唐公馆里教唐二少爷读书。
  
  父亲到庞老先生卧室向他告别。父亲一边流泪一边说:“我要走了。”
  
  庞老先生极力安慰他。他不听,坚决地说“讨饭都要走”。
  
  庞老先生知道挽留已经无用。庞老先生是个善心人,他很清楚眼前的这个孩子没有盘缠,就拿出一串钱、一件旧布大褂交给父亲。父亲带着悲愤离开了安庆。
  
  出走安庆后,父亲辗转到了扬州,在当地的盐防营谋得一个“备补兵”的资格。没有兵饷,吃住都成问题。吃饭是要自己出钱的,叫做“打伙食圈子”。父亲唯一的办法是去当铺当东西。最初是当衣服、当零碎东西,后来都当光了,就当汗褂子。有一次,父亲去15里外的仪征县城跑了一个来回,才当了四毛钱。
  
  住也很麻烦,虽然说是住在兵营里,但是没有固定的铺位,遇到一个铺位是空的就扑上去睡。每天晚上,总是抱着一床被子,到处找地方睡,清晨又抱着被子离开。
  
  唯一的希望就是等正额兵出了缺,可这个机会却没有出现。父亲在盐防营干了三个月,感觉岁月蹉跎,决定离开,往大地方走走。
  
  晚年,父亲回忆青年生活时感慨地说,那是“我认为最受磨难,而同时最有进益的时代”。他请国民党元老、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将“咬口生姜喝口醋”写成一块横匾,以省身心。他对我说:“我之有今天,是由于这一句话的赐予。不但我永远不能忘,我的儿女也应该永远不忘他们伟大的祖母,我愿我的子子孙孙,都永远记住这一句格言和遗教。”

咬口生姜喝口醋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