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摘 > 成长 > 三境见真章

三境见真章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6W 次

一个人的正能量大不大,胸襟宽不宽,志向远不远,胆气豪不豪,才智高不高,在其顺境、佳境和胜境中,往往难以准确判别,在其逆境、困境和绝境中,则一目了然。
  
  几年前,在昆明,我与云南省教育厅长罗崇敏先生聊天。当时,这位饱受争议的人物正极力倡导和推行“三生教育”理念。他主编了一整套教材,用它取代大学、中学、小学里早已固化的德育课程,可谓既大胆,又前卫。“三生教育”引导学生在生存、生活生命三个方面正视自己,正视他人,正视内宇宙,正视外宇宙,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沟通、理解和同情的处世能力,鼓励学生与社会、自然保持共生共荣、相惜相敬的友善关系。“三生教育”既有具体的路标、路径,又有可行的方案、方法,确实令我耳目一新。
  
  云南省大学、中学、小学的三生教育课堂办得很活,教师的创意甚多。云南大学、昆明医学院等高校曾请来著名登山家金飞豹开办讲座。在登山界,此人名头响亮,创造了迄今为止全世界最短时间(总计18个月24天)完成九大极点登顶的世界纪录。金飞豹登上过“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在讲座上,他给大学生们讲述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他攀登珠峰,离极顶尚差两三百米距离时,已经精疲力竭,这时他看见一名素不相识的登山队员坐在前方,他就蹭过去,想坐在对方的身旁,休息片刻。这时,藏族向导上前将他一把拽住,对他吼道:“不能坐!你坐下去就会起不来,干瞪着眼死掉!四年前,他就坐在这里了!”金飞豹说:“在逆境、困境和绝境中,我没有别的选择,必须竭力求生,奋力前行,有时凭的是信念和勇气,有时靠的是经验和智慧!”
  
  其实,中国人从来就不缺生存智慧,只不过古人强调得更多的是隐忍不争,是妥协求和,是逆来顺受,崇尚的是四两拨千斤、百炼钢化作绕指柔。“知雄守雌”,“舍己从人”,“忍得一时之气,能保百年之身”,极致的表现则是“唾面自干”。总之,更多地讲求阴面,而非阳面。
  
  南宋时期,金兵屡犯宋境,朝廷极力求和,于是南宋百姓祭出黑色冷幽默,聊以自嘲:“彼有连环马,我有麻扎刀;彼有金兀术,我有岳爷爷;彼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处在逆境、困境和绝境之中,国民不思奋起抗争,却泄气如此,丧气至此,总该算是政府之过。宋高宗和秦桧制定的和戎国策,使南宋偏安了152年,有些历史学者对此并不反感,而且认为,在当时攻守异势的历史条件下,偏安是唯一也是最好的选择。
  
  我曾在杭州游览西湖,于晴光潋滟、山色空蒙中,仍旧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如此佳胜之地,可以想见当年挥袂如云、挥汗如雨的繁华辐辏。宋人林升的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虽含讽意,确为真实感受。宋高宗置身于美妙的仙乡之中,还能有多少赵家天子仅余半壁江山的挫败感?还会将切身处境视为逆境、困境和绝境吗?这始终是一个问题。他不想抗金,不许岳家军去冒险收复中原失地,不愿大张旗鼓地迎回蒙尘二圣,无疑有许多自个儿的算盘敲打,一旦私欲战胜公愿,国家就不再是国民的国家,而只是利益集团的国家,只是他们的私产,至于如何处置分配,如何用舍行藏,就轮不到国民发言了。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各种黑色冷幽默轮番登场,国民的泄气、丧气话落入史册。
  
  国家有国家的逆境、困境和绝境,个人有个人的逆境、困境和绝境。有时候,在这样的境地之中,国家或个人恰恰最可能有所作为。苦中寻乐者,才是真乐者。败中求胜者,才是真胜者。金飞豹给我的启发很大,距离登顶越近的时候,有可能遭受的考验越大,那一刻,倘若你一屁股坐下,就永远“坐下”了。逆境、困境、绝境与顺境、佳境、胜境相差并不遥远,也许就只有“两三百米”的间隔。
  
  “成败胜负,大则决于一举,小则决于一念。”此言诚不我欺。

三境见真章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