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慧人生 > 人生随笔 > 上海人过春节随笔

上海人过春节随笔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46K 次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上海人过春节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上海人过春节随笔

上海人过春节随笔1

新春初一日走出家门去讨饭给自己的父母吃。还有一种乞丐俗称“叫化子”,他们乞讨的方式令人好笑。有的乞丐用红纸裹着菜头挂在竹杆上,每到一家门前就说菜头到,生意好,恳求施舍,这叫“送菜头”。有的用纸和竹丝做成牛状,到家家门前说尽好话,吉利话,以求施舍,这叫“送春牛”;有的手持一根冬青或柏树的树枝,在树枝上挂些小铃后古钱,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家人会象摇钱树一样,财源滚滚而来,这叫“摇钱树”;有的企丐身穿佛衫,头戴神像面具,化装成财神菩萨的模样到各家的宅院内狂奔乱跳,以示财神菩萨来了,这叫“跳财神”。崇明人在旧社会里虽生活贫困,但遇到这些企丐还是乐善施好,给一些干粮和其他食品。解放后这些行企方式早已绝迹了。

年初二清晨,各商店及手艺人都焚香敬神,称“烧利节”,中午十分,店主还设酒款待店员,一起祈求新年生意兴隆。年初五,相传为财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开门营业,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以示兜财。此外在乡间田头还有木人头戏(今称木偶戏)。初一至初五期间各家走亲访友,互祝新春快乐,并互赠礼品。期间,各寺庙香火远比平时旺盛,特别年初一早晨,上寺庙烧香拜佛的人特别多,而且特别早,要赶烧头香,城外的寿安寺和中兴镇的广福寺是最热闹的地方。

上海人过春节随笔2

每个地方过春节的习俗各不相同。有的要贴春联,有的要祭祖,还有的会去赏花灯。可是上海却不贴春联,不祭祖。只是在家里做上一顿丰盛的大餐,跟亲戚们聚在一起大吃大喝。

我的爷爷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据他所说,在春节的上海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就是血蚶、黄泥螺等海产贝壳类食物。爷爷还告诉我老上海人会有自制的南乳血蚶冷盘摆上餐桌。今年春节,我们全家到上海大伯家过春节,爷爷就摆上了南乳血蚶,泥螺等丰盛的菜肴。看着餐桌上一盆盆美味佳肴:清蒸螃蟹、红烧牛肉、羊杂汤、还有一条红烧的石斑鱼,我不禁咽了下口水,双眼闪着亮光,迫不及待地坐到位置上等着开席,等菜上齐了,我们相互祝贺新年,接着就把早已握在手中的筷子伸向了自自喜欢的菜,大人们大都选血蚶和黄泥螺,而我和哥哥则直奔牛肉和羊肉,一块、两块……在这个屋子里就听到筷子敲击碗的声音。“啪,啪,啪……”大人们可能觉得吃菜不过瘾,便喝起酒来,我和哥哥则打开了果汁,顿时,席间觥筹交错,好不一番喜气洋洋的景象!

吃完了大餐,我们便开始便到屋外放起鞭炮来,小区门口早已被挤得水泄不通,炮声震耳欲聋,但是这反而使人们更加地兴奋,“噼啪,噼啪”,鞭炮声,欢笑声交织成一首欢快美妙的交响曲。放完了鞭炮,时针已经指向8点,我们赶紧坐到沙发上看春晚,春晚中的小品使我们捧腹大笑,魔术表演又使我们惊叹不已。

这个春节,留给我很深印象,使我难以忘怀。不是曾经有人说过:把别人对你的不好写沙上,对你的好刻在石头上。是的,我觉得一些伤心事要早点忘记,像今年这样开心的春节永远铭记在我心!

上海人过春节随笔3

今年春节,我们全家去了上海,一到这里我就高兴起来。一栋栋高楼大厦展现在我面前,有的像宝石、有的像钻子,有的像宝剑,直插云霄,我想如果能见到东方明珠就好了。我想着走着,在路边还看到一栋大高楼,他顶端的造型跟唐曾的帽子一模一样,那是一个大酒店,还是五星级的呢。

当我们快走到外滩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东方明珠。他有三个大小不一的圆球连接起来,最上面的那个最小,他的周围还有许多造型奇特的高楼大厦。我很想上去看一看,可是人实在太多了,需要等待几个小时才能排队上去,我们只好放弃了,准备到晚上来看夜景。

吃完晚饭后,我们再一次来到外滩,外滩上人山人海,黄埔江上游船装饰的造型各异,漂亮非凡。周围的高楼大厦全部隐秘在各色的霓虹灯下,显得异常隐秘却又美丽无比。上海的夜晚果然是比白天更有韵味,更为美丽,我深深的陶醉在这美丽的夜色之中,迟迟不肯离去,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的家在上海可有多好呀。

上海人过春节随笔4

春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是最热闹的一天,有放鞭炮、吃水饺、吃年糕、贴春联等等,这些都是一些传统的习俗。

现在距离春节越来越近了,我们高兴的心情也随之而来,因为又有一个春节来了。

大年三十那天,我们就开始了过年的旅程了。早晨一起床,爸爸妈妈去爷爷奶奶家帮助爷爷奶奶包水饺,而我呢,就要到爷爷奶奶家找弟弟一起去放鞭炮玩,我们只能放一些威力稍微小一点的鞭炮,因为放那种威力大的鞭炮,要不然我们就会发生危险。我们不能玩多了,只能玩一点。

玩完鞭炮了,我打算这天就不写作业了,痛痛快快地玩。我和弟弟不光要玩鞭炮,还要帮着姑父贴春联,回到爷爷奶奶家后,我和弟弟就准备好了双面胶,准备把春联粘上,这样可以驱赶“年”这个怪物。

中午很快就到了,我们一家人该吃水饺了,我们非常高兴,因为水饺有各种各样的种类,想起来我就觉得很馋。中午饭过后,我和弟弟打算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休息一会儿,因为我们太累了。到了下午,我会和院子里的小伙伴们一起玩一阵,一直玩到晚上。

晚上,我和姑父爸爸可能会到楼底下去放烟花,因为我们喜欢放烟花,要放一些漂亮的、好看的烟花。我还会向爷爷奶奶要一些压岁钱。晚上回到家后,我们会看一下春节联欢晚会,就睡觉了。

大年初一那天我会去给别人拜年,或者是等着别人来给我们拜年。我还会穿上新的衣裳,好好地过年。

春节我们家唯一的遗憾大伯、大娘和乐乐弟弟不能和我们过年,因为他们在国外,我们的春节在寒假里,而他们的春节就是圣诞节,我想我们过春节的时候乐乐弟弟就开学了,我希望我们这一家人能够早点团聚,早点过一个真正的全家人的聚会,不能缺少一个人。

春节啊!我们每个人都盼望着你的到来,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那天是很热闹的,时间啊,希望你赶快流逝,快点到春节那天,我们现在只有期盼、盼望。

上海人过春节随笔5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上元节,俗称正月半,人们以正月事五至二十为元宵灯期。旧时,在元宵节前,家家户户用糯米粉做成各种形状的糕团,有的形似古代绢团,银子,还有的形似小鸡,小鸭,鲤鱼,棉铃,玉米,桃子,稻堆等。正月半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下午人们还将这些食品作为祭品,去坟上拜祖宗,祭田头,晚上,人们三五成群地或提形状各异的灯笼,后甩火球,后过三桥,尽心游玩。在正月半点灯笼的.习惯十分盛行。灯笼的形状有兔子灯,鲤鱼灯,五角大楼型灯等,灯挂的地方也很有地方风味,如把众多红灯排成字形或者各种图形,灯内点上蜡烛,用竹杆高高挂起,这叫“拔红灯”,在乡间没条泯沟东西之间插一根竹杆,然后挂上红灯笼,一到晚间,点上蜡烛,顿时似同白昼,登高望去,熬是好看,这叫挂铫灯,在桥口扎成彩楼,上面挂满各式奇异的灯笼,晚间这里又有一番风情。此外在元宵之夜还有跑马灯,调狮子,甩田财,请坑三娘娘,元节姑娘等名目繁多的活动。

俗话说:“吃了两头大,各人寻头路”。正月十六后,欢庆的人们各自重归各行业。至此,春节的活动也就结束了。解放后,闹元宵,趋于简化,但吃馄饨,做绢团,圆子和小孩玩灯的习俗尚存,并赋予新的含义,特别在县城的大街上,元宵之夜挂彩灯,放烟火更是吸引了众多男女老少,有的倾家而出,上街观灯。奇特的烟火,绚丽多彩,把元宵的夜空照映得五光十色,它象征着祖国日益繁荣昌盛。

一千多年来,我们的先辈已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在他们长期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各种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凝聚了先辈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放映了他们的朴实、勤俭的优良品质。当然在传统习俗中的另一面也夹杂着一些落后、愚昧的内容。人们的传统习俗随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愚昧走向科学。本文所载的一些旧时习俗随着文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有的已被摒弃,有些习俗被注入新的内容,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我们要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风俗,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欢度传统佳节时,不能忘记树新风、破陋俗应是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赞助商